玉米病害详解:炭疽茎腐病的识别与防治

日期:2022-05-24

玉米炭疽茎腐病目前在我国尚无正式报道,也缺乏系统的调查,但已经在黑龙江局部地区有发生,其他省份未见。玉米炭疽茎腐病既可直接引起籽粒重量减轻,又可因其造成茎秆倒伏,影响收获而造成减产。研究表明,在感病品种上,一般发病状况下,可以引发10%~20%的产量损失,严重发病品种减产达30%以上。

病菌可以侵染玉米植株的各个部位,包括叶片、茎秆、苞叶、根系、籽粒等,引起茎腐、叶枯和顶枯病。在敏感品种的叶片上,病菌侵染后引起沿叶脉扩张的长梭形或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,小病斑逐渐相连而成不规则的大病斑,引起叶片组织坏死;在具有一定抗病性的品种上,病斑为点状褪绿,扩展较慢,后期也形成一些不规则的较大坏死斑。在玉米植株生长后期,剖开近地表的茎节,可见茎髓组织开始弥漫型变黑;随着病情的发展,髓组织逐渐分解,最终只残留干枯的维管束,有时茎节腐烂导致一碰即开裂;在髓组织发病的同时,茎表面逐渐出现许多黑色小颗粒状的病原分生孢子盘,茎秆发病常常引起严重倒伏;在病株叶片和苞叶上散生大量黑色、扁平的病原分生孢子盘。选择抗病品种能够减轻病害的发生,轮作是最有效减轻炭疽茎腐病的措施之一,深翻能够促进田间玉米病残体的腐烂,减少病菌的越冬数量。